奇书网 >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> 第551章 先进的东西,并不是合适,面见【先生】

第551章 先进的东西,并不是合适,面见【先生】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    十月京城的太阳,死得比以前要晚很多。

    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,金色的阳光依然透过老式木窗户上的蓝窗帘泻进屋里,洒落在屋内对面而坐的两人身上,映衬出两道斜长身影。

    那两道身影原本应该平行,此时却神奇角度的帮助下,在不远处交织在一起。

    阳光越过身影,墙壁被照得熠熠生辉,就连屋子深处的红木家具也闪耀着红酒般的光芒。

    屋内一片光亮,李爱国的心情却十分紧张。

    【先生】和煦的说道:“小伙子,不要紧张,今天请你过来,只是想请你这个一线工人,谈谈对内燃机和蒸汽机的看法。”

    “两者的工作原理不同,决定了内燃机比蒸汽机的热效率高,所以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是技术上的必然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此时也缓了过来,挺起胸膛朗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能给我解释原理吗?”【先生】双手抱成拳放在桌子上,十分有耐心。

    李爱国也没藏着掖着。

    “蒸汽机需要在炉膛内点燃煤炭,将开水烧滚,利用水蒸气驱动机械装置。

    内燃机越过了上开水的阶段,燃料直接在气缸中燃烧,将释放的热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。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道:“这么说,内燃机比蒸汽机更先进,你为何要反对交换内燃机技术呢?”

    “先进的东西,并不是合适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先进不一定合适.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琢磨片刻,脸上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神情,颔首道:“那今天就麻烦你这个一线工人,给我上一课了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道:“首先,原料问题。目前我国虽然发现了几个大中型油田,但是因为石油工业基础比较差,所以国内石油匮乏。

    内燃机车的原来柴油、重油都需要用石油精炼而成。

    如果在短时间被大力发展内燃机车的话,将会导致石油匮乏的局面更加恶劣。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点头:“确实是这样,每年进出口公司那边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,从西方进口石油。

    石油就像是一条套在咱们脖子上的枷锁,咱们绝对不能让这道枷锁越套越紧。”

    这年月国内跟国外的来往并不频繁。

    中国进出口公司是惟一一家专营对西方国家贸易的公司。

    进口国内生产生活急需的重要物资,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物资就是石油。

    对了,中国进出口公司在后世有个名字叫做中化集团。

    【先生】在心中给出了点评,这个年轻人不死读书,有大局观。

    这一点很重要。

    有些技术人员、学者不顾实际情况,虽然看似秉持真理,却造成了巨大的危害。

    “你继续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道:“对于目前国内的工业现状乃至全世界的工业现状,内燃机车都太先进了。

    导致它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,远不如蒸汽机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怎么讲?”

    “蒸汽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技术已经成熟。

    从总功率上来看,爱国型号蒸汽机车的总功率达到了3500马力,输出功率高达3100马力。

    但是老毛子D1内燃机的ND1型内燃机车使用的是16JV17/24型600马力柴油机。

    额定功率只有600马力,输出功率估计只有四百多马力。

    这么小的马力,别说是当货运、客运列车了,就算是用作调车机都很勉强。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手指轻轻敲敲桌子:“哈市铁道技术研究所那边呈上来的报告中,也解释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他们认为内燃机技术是一项新技术,新技术的起步总是很缓慢,我们需要耐心,一点一滴的积累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咱家家底丰厚,倒是无所谓,关键是咱们此时已经勒紧了腰带过日子,那不等于是把钱打水漂吗?”

    勒紧了腰带,这小子胆子不小啊【先生】抬头看了看李爱国,从他的脸上只看到了坦诚。

    这小子跟档案中记录的一样,为人正直,却有土匪习气。

    “你继续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话音一转。

    “老毛子送给匈牙利的ND1型内燃机车和技术,匈牙利铁道部那边全都冷藏了。

    他们放着先进的内燃机车不用,现在反而到咱们这里买爱国型蒸汽机,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。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闻言脸色发生了轻微的变化。

    他虽然是外行,也能从逻辑中分析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么说,哈市铁道研究所是明知道ND1型内燃机车技术有问题?”

    “哈市铁道研究所的同志大部分是技术人员。

    对于他们来说研究一项新技术,比改进老旧的技术更有意思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我们一线火车司机来说,没有什么比能够用上可靠的老技术更能让人放心的了。

    我们火车司机的目标只有两个。

    一个是将乘客送到目的地。

    第二是结束行车后,能够回到家,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并没有趁机攻讦哈市铁道研究所,深得【先生】的赞同。

    他那番话没有唱高调,也没有什么高度,却充满了市井气息,更是在【先生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    【先生】沉思片刻突然问道:“爱国同志,如果你能够当家做主的话,你觉得咱们跟匈牙利换什么东西比较好?”

    没有称呼为小伙子,小同志直接称呼为“同志”.

    笔尖在记录本上轻轻颤一下,差点留下一个墨点,好在持笔之人的手足够稳定,很快调整过来,流畅的笔迹浮现在白皙的纸张上,看不出一丝端倪。

    一直坐在不远处做记录的助理眼皮微微上挑,看看那位火车司机。

    直接征求李爱国的意见,看来这小火车司机,已经入了这位的眼帘。

    咱要掺和进大事中了!李爱国猛地瞪大眼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缓声说道:“我比较喜欢匈牙利的却贝尔D.420卡车。”

    “却贝尔D.420卡车?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扭头看向助理,递出了询问的目光。

    助理放下笔站起身在书架上快速找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去年咱们高原那边的公路修通了,需要一批卡车当做运输工具。

    参与测试的有匈牙利却贝尔D.420卡车,老毛子的GAZ、ZIS150卡车,老美道奇卡车,捷克斯洛伐克Tatra和布拉格卡车,民主德国IFA卡车。

    其中却贝尔D.420卡车的表现最为优秀,该车能够在海拔1000-1500米处正常行驶。

    在测试中,车队经历了许多复杂路段,翻越了多处雪山和达坂,最终平安到达目的地。

    适合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和军事人员转运工作。

    还曾被送到京城展出过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在心中对助理的能力竖起了大拇指,这么生僻的资料都能烂熟于心。

    这哪里是助理啊,简直就是人形GPT。

    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【先生】道:“一个火车司机能够抛弃门户之见,想着用火车换取卡车,难得啊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沉声:“买不如造!咱们不但是换卡车,如果有机会的话,最好是能让伊卡路斯(Ikarus)客车制造厂,把生产却贝尔卡车的技术转让给我们。”

    助理闻言手指忍不住攥紧了钢笔。

    主动提出如此重大的建议,这个火车司机有些孟浪了.

    只是没有想到的是,【先生】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点点头,赞赏道:“买人家的,毕竟不如自己造。

    爱国同志,你这个想法很好嘛。”

    他停顿片刻,和蔼的说道:“你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,好的建议,都可以直接跟我谈,哪方面都行。

    我对于你们火车司机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闻言。

    李爱国知道自己到了离开的时候,跟【先生】打了招呼后,转过身离开了书房。

    走在走廊中,李爱国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后背竟然黏湿起来。

    要说李爱国不害怕,那是不可能的,刚才那位可是【先生】!

    但是李爱国不后悔。

    因为在前世,国内研制ND1型内燃机车的项目,可谓是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哈尔滨铁路局科学研究所对ND1型内燃机车分解测绘,并且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进,于1958年制造出两辆内燃机。

    这种内燃机被命名为“建设”,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轰动,所有铁道人都期待“建设”型内燃机能够大有作为。

    随后“建设”内燃机下线后进行了环线实验。

   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   因为马力问题,“建设”型内燃机车没有投入量产,也没有正式投入运营,两台试制的机车最终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不但在国内,在国外内燃机的发展也有相同的遭遇。

    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在1913年便开始营运,在随后的很长时间内,因为技术原因一直没能得到大力推广。

    一直到六十年代,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,并应用于机车制进。

    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 940千瓦内燃机车,内燃机车才有跟蒸汽机车掰手腕的能力。

    当然了,新型的内燃机车是用柴油发电,再通过电力驱动火车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讲,取代蒸汽机车的是电力机车,而不是内燃机。

    而我国因为煤炭资源丰富,石油资源匮乏,一直到80年代干线客车才逐步淘汰蒸汽机车。

    90年代中期支线客车逐步淘汰蒸汽机车。

    2000年的时候货运列车和厂矿列车逐步淘汰蒸汽机车。

    现在距离八十年代,还有足足三十年的时间.

    在后世咱们变成了大叽霸兔子,可以浪费一些物资,资金。

    但是在这年月,很多人还吃不饱,把宝贵的资金浪费在必然失败的项目上,李爱国自然要阻拦。

    至于却贝尔卡车,那是了不得的神器。

    在后世嘎斯卡车之所以能够那么有名气,最重要的原因是咱们跟老毛子的关系好,并且还拿到了生产线,改进为了解放卡车。

    却贝尔卡车的实力其实远超嘎斯卡车。

    我国为了高原运输,进口了二十多辆却贝尔,卡车司机们很快喜欢上这种皮糙肉厚的家伙了。

    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,在解放卡车已经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,还是利用宝贵的外汇,又连续进口了两次却贝尔卡车。

    到了八十年代末,国内民用却贝尔D750卡车达到了2108辆。

    这些卡车一直使用到九十年代。

    后来,利用却贝尔的底盘,国内还研发了多款使用该底盘的国产客车。

    最最最关键的是。

    却贝尔卡车特别适合在高原上使用。

    如果要快速打印的话,二十多辆卡车是远远不够的。

    要是有了技术,有了生产线,咱们就能生产出上百,上千辆可以在高原上纵横驰骋的卡车。

    当然了。

    这些还得依靠【先生】去谈。

    咱李爱国只能提供一个建议。

    书房的门关闭后。

    “先进的东西,并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.买不如造.这位一线工人的话听起来很粗粝,却意味深长啊。”

    【先生】琢磨了片刻,冲着助理说道:“以后多关注一下这个火车司机吧。”

    “关注.是.”助理迟疑片刻,连忙点头。

    “现在把滕部长请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助理出了书房,关上了门。

    走在寂静的走廊里,助理心中有些郁闷,一向做事沉稳的他,今天怎么出现了那么多次的情绪波动。

    自从李爱国被【先生】请去,会议室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明白这场争执谁将获得胜利。

    等滕部长再被请去,哈市铁道研究所的同志已经开始收拾行李,准备返回哈市了。

    果然,没有多久,部里面就传来了消息。

    这次换取内燃机技术的计划取消,取而代之的是换取一种卡车的生产技术。

    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曹真章正在收拾行李。

    他立刻丢下箱子,跑到了隔壁崔教授的房间里。

    “崔教授,咱们这次明明可以换到火车技术,因为李爱国的阻挠,结果咱们一无所获,反倒是便宜了一机部那帮家伙。

    李爱国的行为,已经属于出卖咱们铁道的利益了。

    我觉得您有责任也有义务,检举李爱国。”

    崔教授没有想到曹真章竟然会如此看待问题。

    再三确认这是曹真章的真实想法后。

    崔教授脸色严肃的说道:“曹真章,无论是一机部还是铁道部,那都是国家的,是人民的。现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是一盘大棋。

    咱们铁道上使用的钢铁,咱们吃的粮食,拿的工资,不都是其他部门支援的吗?

    我们跟京城铁道研究所确实存在争论,但是那是技术之争,不涉及门户之见。

    我觉得你回去之后,还是专门从事技术研究吧。

    行政工作暂时停止。”

    曹真章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,脑瓜子一阵嗡嗡作响。

    “老师,谢谢你的照顾。”

    曹真章扭过头踉踉跄跄的离开了房间。

    崔教授看着他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调整曹真章的工作,并不是要惩罚他,而是为了保护他。

    “希望这孩子能够明白我的苦心吧。”

    知道崔教授要带着哈市铁道研究所离开京城,刘国璋特意带上李爱国和董工前去京城火车站为他们送行。

    站台上。

    崔教授握住刘国璋的手,略带歉意的说道:“老刘,这次来到京城,打扰了你们,真是抱歉。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,老崔,咱们都是为了国内铁道的发展而努力。”刘国璋道。

    崔教授扭过头走到李爱国的跟前,主动跟李爱国握了握手。

    “李司机,你知道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是发展的必然吧?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身为火车司机,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开上内燃机车,那样的话,我媳妇儿就不用总是给我洗油包服了。”

    “.”

    崔教授竟然没有在李爱国的脸上,发现一丝胜利者的笑容。

    他心中突然涌出一股沮丧的感觉。

    也许这个火车司机,自始至终都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对手。

    “老刘啊,你技术不如我,学历不如我,只有一点比我厉害,那就是收了个好学生。”

    崔教授拍了拍刘国璋的肩膀,转过身毫不犹豫的进到了车厢里面。

    伴随着两声汽笛声,火车飞速驶出京城火车站,车轮在轨道上呼啸而过,带起了几片落叶。

    直到火车消失在轨道尽头,刘国璋这才缓缓转过身,看向李爱国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是越来越厉害了。”

    刘国璋已经从一些非常隐秘的途径,得知李爱国进入了【先生】的眼帘中。

    以后就算是起风了,也不用太过担心。

    ****

    三天后的清晨。

    李爱国被外面的喧哗声惊醒过来。

    “这一大早的,谁在外面吵吵?”

    正在做饭的陈雪茹推开门,笑着说道:“醒了?是二大爷,好像又在广播中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新闻吧。”

    “赶紧的,我今天早晨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煎蛋,足足七个煎蛋呢。赶紧去洗洗脸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穿好衣服鞋子,打着哈欠,拎着搪瓷盆子来到中院的水池旁。

    此时正值用水早高峰,水池的水龙头旁排起了长队。

    住户们一边排队洗漱,一边扯着闲话。

    刘海中在后院里讲过一遍新闻后,发现了这个好地方,立刻站在花池上,手舞足蹈起来。

    “各位,你们还不知道吧,今天咱们跟匈牙利达成合作了!”

    这年月的人对于国内外的大事都特别热情,当时就有几个住户说道:“二大爷,您是不是又听了广播了,快给我们讲讲吧。”

    有了捧哏的,刘海中更加兴奋了,挺着大肚子,模仿广播员的声音说道:“我们要出售给匈牙利两百台爱国型蒸汽火车,换取几十辆大卡车,还有相关的卡车制造技术。

    另外,还有两辆孔多式电力机车,谷物联合收割机,青贮料联合收割机,粮食反正还有很多,我也记不太清楚了。

    广播上说了,这次出口蒸汽火车,是咱们的一次伟大胜利。”

    哗。

    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    就连一向自私的许大茂此时也丢下搪瓷盆子,热烈的鼓起了掌。

    在这个年月,外国的月亮还没有变圆,空气也没有变清新,人们都以祖国的每一点进步为荣。

    从来没有人冷嘲热讽,更不会阴阳怪气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咱们终于能往外面卖大火车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你看看,还是卖火车挣钱,一下子换回来那么多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我是机车厂的工人就好了,这会已经迫不及待的投入到生产中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咱们大院里的李爱国也能光荣了。”

    人群中。

    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“李爱国就是个开火车的,这事儿啊跟他没有一丁点关系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自从失去了在广场上表演的机会,就一直憋着一肚子火。

    现在听到这个,当时就炸了。

    “爱国型火车,说不定是爱国搞出来的呢?”许大茂眼睛一转说道。

    他也知道不可能,只是要跟贾东旭过不去。

    贾东旭似乎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站起身哈哈大笑起来:“开什么玩笑,李爱国就是个小火车司机,他能造火车?他要是能的话,我就是他孙子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,邮递员推着自行车进来,将一份报纸扔给了三大爷。

    “三大爷,你家怎么关着门呢。这是你们大院昨天的报纸,下次记得直接去邮政局领。”

    “我昨天钓鱼去了,给忘记了,小王,麻烦你跑一趟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拿了报纸,随手打开来。

    住户们知道现在到了读报时间,立刻围了过来。

    刘海中却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他已经抢先一步,把重大新闻传达下去了。

    【我国跟匈牙利人民铁道部达成协议这个二大爷已经念过了。】

    【高原公路在昨天建成,公路全长1179公里。叶城到ALD区噶大克实现通车这个很短。】

    【热烈祝贺前门机务段火车司机李爱国同志研制出了爱国型蒸汽火车,该型号火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.】

    三大爷扶了扶眼镜框,抬头看向刚从月牙门里走出来的李爱国说道:“爱国,你瞧瞧,研制出爱国型蒸汽火车的这个人跟你一个名字嗨,诶,你们的工作单位也一样.”

    三大爷看看报纸,再看看李爱国,嘴巴再也合不拢了。

    正在打水的住户们一个个都用震惊的眼神看向李爱国。

    现场一片寂静,只能听得到水龙头放水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啊啊啊!”

    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许大茂想起了什么,他指了指李爱国,有指了指贾东旭,嘴巴里着急得说不不出囫囵话。

    “啊啊啊!”急促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。

    住户们似乎想起了什么,纷纷扭头看向贾东旭。

    在一道道目光中,贾东旭的脸色瞬间煞白起来。

    他冲着李爱国喊了一声“爷爷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:“.”

    冲过去,一脚揣在了贾东旭的身上。

    这一脚收了力气,堪堪将贾东旭踹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好小子,你竟然敢占我的便宜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:“.”

    住户们先是神情茫然,然后突然齐齐扭头看向贾张氏,这才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许大茂猛地一拍大腿直呼贾东旭太鸡贼了,竟然想方设法的占便宜。

    贾东旭觉得自己太委屈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新书推荐: 怀孕命剩三月,傅爷说要回家过夜 偷香窃玉 末世小果农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从婴儿开始的先天人族 官香青云路 1980我的文娱时代 末世:系统让我开枝散叶 不识明珠不识君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